倪致雅|真味是淡 至人如常-品读《曾国藩家书》

* 来源 : 绍兴艺术网 * 作者 : admin * 发表时间 : 2018-06-07 * 浏览 : 6676


  夜,即将入睡,月光洒在书桌上,我拿起那本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书,轻轻翻开……这本书是《曾国藩家书》,蒋介石曾把它作为黄埔军校的教材来治军育德,随手翻阅,它不过是一封封简简单单的书信,细读之,你才能体会其中的真知良言,品读《曾国藩家书》,感悟“真味是淡,至人如常”的人生真谛。

  1.真味是淡——用“勤”修身,以“俭”持家

  用“勤”修身,曾国藩时常提醒各位弟弟要坚持“勤”,正所谓“业精于勤荒于嬉,行成于思毁于随”,当看到兄弟无所事事时的懒散,他便告诫道:“我有三事奉劝四弟:一曰勤,二曰早起,三曰看《五种遗规》四弟能信此三语,便是爱兄老兄;若不信此三语,便是弁髦老兄。我家将来气象之兴衰,全系乎四弟一人之身。六弟近来气性极和平,今年以来未曾动气,自是我家好气象。惟兄弟惧懒。我以有事而懒,六弟无事亦懒,是我不堪满意处。若二人俱勤,则气象更兴旺矣。”用“勤”修身,方可补拙,格物而致知也。

  以“俭”持家,是曾国藩的祖传家风。曾国藩说:“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,无一不与寒士相同,则庶可成大器,若沾染富贵气习,则难望有成。吾忝为将相,而所有衣服不值三百金。愿尔等常守此俭朴之风,亦惜福之道也”。在曾氏家族中,男子无论长幼都需进地干活,女子也要参加一些轻体力劳动。他认为:“凡菜茹手植而手撷者,其味弥甘;凡物亲历艰苦而得者,食之弥安也”。“四体不勤,五谷不分,何为夫子?”(《论语·微子》),“俭”是节省,更在于培养家人“惜粮食,弃浮华”之习惯,形成朴实的家风,修身、立志、成大业固然重要,但只有学会“俭”,才能使人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环境都能够适应和习惯。

  “非淡泊无以明志,唯宁静方可致远”,“勤、俭”二字,道似平平淡淡,细细品来却是真真切切,有滋有味,曾氏的家书中,字里行间早已点明这两字的重要性,“家俭则兴,人勤则健,能勤能俭,永不贫贱”。在今天,“勤、俭”是值得我们传承的优良家风。

  2.至人如常——礼之用,和为贵

  “至人如常”就是保持平常心,保持那份平和的心境,正确地看待自己,宽容地对待别人,努力与周围的环境保持和谐。在《曾国藩家书》中,“和”作为其家庭和谐的思想渊源,是儒家的思想核心,有子曰:“礼之用,和为贵。先王之道,斯为美;小大由之。”(《论语·学而第一》),“和”起源于孔孟战国时期,经历了到两汉时期以及宋明理学两个重要阶段,再到现代,“和”字寥寥几笔,却蕴含了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精髓,在历史的长河中,它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含义,有道是“家和则福自生”,曾国藩在书信中时常叮嘱家人、家族内部和睦,譬如他提到“至于宗族姻党,无论他与我家有隙无隙,在弟辈只宜一概爱之敬之。”“家和万事兴”是中国人一个最为朴素的愿望和追求。时至今日,家庭的基础性职能和地位在不断增强,家庭和谐已然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,“和”不仅是与人相处的一种态度,更是讲求人内心的平和,一个人只有不被物欲束缚了心灵,不因狭隘而遮挡视野,才能妥善处理方方面面,更好地干事、创业,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。 “和”之为家风,经历了千百年的历史,用实践证明了它存在的意义。

  读史使人明智,读诗使人灵秀,《曾国藩家书》中蕴含的优秀家风如那茫茫夜空中闪耀着晶莹亮泽的星星,是散落在忘河之滨的点点小花,其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的深意,永远散发出沁人的馨香,轻轻合上书,此时的我,心潮澎湃,无法平静,万千感受,无法溢于言表,只能用贫瘠匮乏的词汇记下这一点点拙见。


信息来源∣绍兴市中心医院
责任编辑∣徐明
终审∣董涛